朝行古冢东,暮行古冢西。冢中古人骨已朽,冢外游子今何之。
朝食古道南,暮食古道北。道傍古迹不可见,道上行人常役役。
古人居今人必爱,今有古人人不识。面前和好儿女颜,背后往往张弓射。
拂衣归去非不会,无宅无田归未得。长靴短笏随众人,敛首低颜为俗客。
深居晏坐尚恐喧,平路缓行犹恐蹶。口中有声未尝吐,咽入喉咙化为血。
君不见谷口郑子真,又不见蜀中扬子云。子真老死耕岩石,子云嗜酒惟醺醺。
丈夫穷达皆有命,万事得失非由人。街头沽贩味虽薄,犹可赊来倾入唇。
古冢行。宋代。毕仲游。 朝行古冢东,暮行古冢西。冢中古人骨已朽,冢外游子今何之。朝食古道南,暮食古道北。道傍古迹不可见,道上行人常役役。古人居今人必爱,今有古人人不识。面前和好儿女颜,背后往往张弓射。拂衣归去非不会,无宅无田归未得。长靴短笏随众人,敛首低颜为俗客。深居晏坐尚恐喧,平路缓行犹恐蹶。口中有声未尝吐,咽入喉咙化为血。君不见谷口郑子真,又不见蜀中扬子云。子真老死耕岩石,子云嗜酒惟醺醺。丈夫穷达皆有命,万事得失非由人。街头沽贩味虽薄,犹可赊来倾入唇。
毕仲游,郑州管城(今河南郑州)人。宋宰相毕士安曾孙。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,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。后又任集贤校理,权太常博士等。其历仕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三朝,为官机敏干练、清廉独慎,颇有吏才。但因受党争牵连,仕途不坦,坎坷一生。与司马光、苏轼等多有交游,工于诗文,其文章精丽、雄伟博辩,议论时政切中时弊。著有《西台集》五十卷,已佚,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二十卷。 ...
毕仲游。 毕仲游,郑州管城(今河南郑州)人。宋宰相毕士安曾孙。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,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。后又任集贤校理,权太常博士等。其历仕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三朝,为官机敏干练、清廉独慎,颇有吏才。但因受党争牵连,仕途不坦,坎坷一生。与司马光、苏轼等多有交游,工于诗文,其文章精丽、雄伟博辩,议论时政切中时弊。著有《西台集》五十卷,已佚,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二十卷。
同樊润州游郡东山。唐代。皇甫冉。 北固多陈迹,东山复盛游。铙声发大道,草色引行驺。此地何时有,长江自古流。频随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。宋代。王十朋。 路入剡山腰,风生玉川腋。孤亭物外高,双溪眼中碧。山僧作亭知几春,赏音端怕逢诗人。自从妙语发丘壑,遂使绝境多蹄轮。我来首访维摩诘,问讯双溪自何出。发源应与婺溪同,赋物惭无沈郎笔。凭栏欲洗名利尘,入眼翻惊客恨新。山城重重水如带,可能挽住思乡人。
叉鱼招张功曹(署)。唐代。韩愈。 叉鱼春岸阔,此兴在中宵。大炬然如昼,长船缚似桥。深窥沙可数,静搒水无摇。刃下那能脱,波间或自跳。中鳞怜锦碎,当目讶珠销。迷火逃翻近,惊人去暂遥。竞多心转细,得隽语时嚣。潭罄知存寡,舷平觉获饶。交头疑凑饵,骈首类同条。濡沫情虽密,登门事已辽。盈车欺故事,饲犬验今朝。血浪凝犹沸,腥风远更飘。盖江烟幂幂,拂棹影寥寥。獭去愁无食,龙移惧见烧。如棠名既误,钓渭日徒消。文客惊先赋,篙工喜尽谣。脍成思我友,观乐忆吾僚。自可捐忧累,何须强问鸮.
磐湖秋色同诸禅侣夜坐。明代。罗万杰。 露下空山客袂凉,残荷新菊叠衰荣。池边宿鸟翻林影,竹里流泉杂磬声。是夕逢秋偏澹滟,何人对月不凄清。香瓯茗碗共深坐,一室萧然称野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