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公不谅耕者苦,当晴不晴雨不雨。入秋乾暵逾七旬,浙沥偶沾何足数。
水田龙蜕不断声,山田龟坼无完土。藷藤掀翻随风飞,稻穗瘦薄向日舞。
去年苦水今苦旱,剜肉可怜疮不补。煌煌蠲贷闽独无,匪民之辜谁实主?
追徵火迫典卖尽,此状无人告大府。昨闻守令爇佛香,为民斋祈满城睹。
过时虽雨亦何用,禁嚇无端及屠户。开镰须丐半月晴,民自吁天祷田祖。
苦旱吟。清代。陈宝琛。 天公不谅耕者苦,当晴不晴雨不雨。入秋乾暵逾七旬,浙沥偶沾何足数。水田龙蜕不断声,山田龟坼无完土。藷藤掀翻随风飞,稻穗瘦薄向日舞。去年苦水今苦旱,剜肉可怜疮不补。煌煌蠲贷闽独无,匪民之辜谁实主?追徵火迫典卖尽,此状无人告大府。昨闻守令爇佛香,为民斋祈满城睹。过时虽雨亦何用,禁嚇无端及屠户。开镰须丐半月晴,民自吁天祷田祖。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 ...
陈宝琛。 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寄题潘少承西樵山房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新营丹室铁泉山,千树梅花不共攀。夜夜京华成短梦,白云红叶屋三间。
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从教节序暗相催,历日尘生懒看来。却是石榴知立夏,年年此日一花开。
白艾溪。宋代。胡楚材。 澎湃白艾溪,源恐从天落。滩石剑戟列,喷怒波势恶。篙工手眼亲,飞舫过如箨。达阻有长桥,轻虹□寥廓。参天树列幢,夹岸如山削。中有钓鱼郎,扁舟□寂寞。俗眼急势利,问此何足乐。不钓沧海鳌,须脍潮州鳄。胡为持一竿,默在艾溪脚。我且笑不答,自歌还自酌。日暮鼓枻归,风埃满城郭。
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四。唐代。贯休。 万境忘机是道华,碧芙蓉里日空斜。幽深有径通仙窟,寂寞无人落异花。掣电浮云真好喻,如龙似凤不须誇。君看江上英雄冢,只有松根与柏槎。
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。。真宗。 来相于庭,鸣鋗锵锵。奉牲而告,登彼雕房。非牲之备,民庶是康。神依民听,上帝斯皇。